导读: 高速公路是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高速公路的施工信息化则是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现代化管理的最重要的途径。面对当前路桥施工行业成本高,利润少,竞争激烈等现状,本次湖北高速携手建文,将“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应用技术与路桥建设工程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建设工程模式,旨在改变过往路桥工程信息化工具业务分散、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统一的局面。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手段、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湖北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提供路桥施工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手段。
近日: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建文软件路桥工程版,积极利用“互联网+路桥工程”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发展。通过建文工程云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远程视频平台,研究开发内部定额库、物资价格库,建立企业大数据库,打造绿色施工模式,建设标准化工地,智慧工地,以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路桥”)是湖北交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以高速公路养护为主业,是集公路工程设计、养护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交安绿化施工、房建为一体的综合型施工服务商,注册资本1.1亿元。公司具有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从业资质一类、二类甲级、三类甲级,公路交通工程(公路安全设施)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总承包叁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公路行业(公路)专业乙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丙级,特种工程(结构补强)专业承包不分等级,特种工程(特种防雷)专业承包不分等级,特种工程(特殊设备起重吊装)专业承包不分等级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公司致力于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公路养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按照“突出主业,突破实业”的战略发展思路,承担了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建设、工程勘察、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等多元化项目,业务覆盖湖北省,并已延伸至广西、安徽、江西、甘肃等省市。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编制地方标准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各类科技奖励15项,开发了新材料8项、新技术12项。自行研发了沥青路面智能养护、厂拌就地热再生、钢桥面铺装等多项技术,以及防冰抗滑、抗车辙、沥青温拌、钢桥面粘结剂等新型材料。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应用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路桥施工行业也纷纷进入到信息化数据管理尝试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各类路桥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方式也逐渐向信息化转变.路桥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保证了工程各个环节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大监督力度的有效办法。
路桥施工企业项目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对项目有效的监管,而只有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才能最大程度的给企业管理提供帮助,促进路桥施工企业管理方法的变革。将信息化应用建设的重点内容锁定在综合项目管理,实现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信息化,实现工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化,同时建立综合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实现企业各职能、企业与各项目间的协同管理,实现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
路桥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各个职能进行统筹、管控与决策的运作体系,运用软件系统建立企业职能与项目管理良好对接的组织体系,强化企业面向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和环境。运用软件系统建立各个职能的各种统计分析报表以及审批流程,强化对多项目实施信息的反馈和汇总机制。
通过融合企业层级组织、审批流程和信息统计分析的综合管控体系,建立企业对项目管理的过程标准,例如立项过程、设计过程、预算过程、计划过程、采购过程、施工过程、竣工过程等等;建立路桥施工企业对合同、成本、进度、质量、安全、材料、设备等项目主要职能的过程性监督与目标成果控制,使目标、计划、组织单位、过程实施、信息反馈都能在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之下;建立路桥施工企业对多项目生产资源的统一采购和供应管理,使企业的生产资源与资产运行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建立企业对项目及分、子公司的统一的产值收入和利润的财务核算管理,使项目管理与路桥施工企业经济核算体系接轨,监控项目及企业的财务运行状态;建立路桥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核心要素的绩效指标的考核与评估,为路桥施工企业全面的运营状态和战略组合的分析与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本次,湖北高速携手建文,建设的重点目标是:
(1)标准化、少而精:规范管理,统一各分公司、子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第三境界,第一境界是企业管理规范化,第二境界是企业管理标准化。要求企业要具有可实现的战略目标,并形成具体规划;制定了基本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核心业务流程相对成熟,业务骨干队伍基本稳定;企业文化气氛初步形成,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者,形成了成熟的企业文化;业务流程不断得到优化,建立了标准的经营管理制度;员工素质和执行力不断提高;规章制度能落实到位;具有反馈机制,奖惩有据。因而信息化必须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从基础工作做起,有了标准化才可以做模块化,有了模块化,才可以任意进行搭积木式的组合与集成。系统设计过程要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处理对象,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这是实施标准化的首要工作。很多企业选择信息化系统时以为软件功能越多,越代表其水平高,这是误区!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该是在达到目标的前提下,功能越少越好。
(2)扁平化、资源共享:强化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实施,项目前期是路桥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投标阶段是路桥施工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市场份额的阶段,体现路桥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它成功的每一步运作需要路桥施工企业各方而的配合、协调和强大的后台支持。施工阶段是施工企业进行产品加工的阶段,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可以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综合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效益。工程后期管理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清理结算并负责保养期的维护,因此形成施工单位的效益和业绩。这几个阶段的工作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封闭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协调一致的系统。对这几个阶段的工作进行高度信息化管理,可以达到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企业扁平化组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3)财务数据成本化:成本管理数据从由专业财务数据变为业务成本数据,从财务部走向各相关业务部门,满足以总经理为中心的业务管理者需求,支持业务决策调整和管控。基于建文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动态预算管理模式,以方便、快捷的提供项目各种业务和实际成本偏差信息,工程企业的成本管理职能在原有成本预算和事后审计基础上,增加了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材料、机械等业务相关部门随时动态掌握项目部的预算信息、决算信息和业务运行信息,从而业务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地对项目部业务过程进行控制、调整和指导,有效地降低项目实际成本和控制项目风险,以业务管理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才能够确实降低项目成本和创造效益。
信息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必定伴随路桥施工企业竞争格局调整的过程,没有任何一家具有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强大的企业可以躲避工程管理信息化、互联网+的洪流,只有勇于面对,抓住机会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建文软件有信心通过信息监测、数据采集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全面协助湖北高速掌握具体施工状况,用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等统一融合,实现统筹管理、全局管理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智慧高速的标杆项目,促进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