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无论是在电网侧、还是在用户侧、数字化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潮。夹在其中的电力施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不可逆转。数字经济下,本次,山东国顺宏基集团携手建文电力工程云平台,将全方位转型升级为业务数字化企业。
近日,山东国顺宏基集团正式签约建文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电力工程版),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危机过后,我们会更明显地发现电力工程行业正在发生重构。其实重构的进程早已开始,危机不过是一根导火索,或者说是发令枪,是居安思危者的提醒,更是对电力施工企业面对“变化”所具备的战略高度、敏捷程度以及执行能力的一次检验。
山东国顺宏基集团(以下简称“国顺宏基集团”)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电力服务商和最大的城市网络投资商,是由香港宏基投资有限公司与山东国顺集团共同注资成立的合资企业,是涉及房地产开发和酒店管理等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拥有中国建设部批准的电力输电、变电双设计甲级资质。是科技部授予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建筑企业家协会授予的“全国建筑优秀企业”。先后荣获山东省颁发的“省级文明单位”、“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安全生产文明单位”,“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中心、淄博市智慧电力运维重点实验室、淄博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山东省“通讯行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以及淄博市“创新型高成长50强企业”、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淄博市先进维稳单位。获得山东省电力工程优秀设计奖、淄博市建设工程质量“柳泉杯”、“综合实力专业承包10强企业”,高新区管委会表彰的“服务业三十强”、“科技型高成长三十强”企业等多项荣誉。
公司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勇于开拓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国内最先进的城市强、弱电网络建设设备及技术工艺,是山东省最早开展城市通讯基础设施网络投资建设的企业。是山东省城市信息集约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全资子公司淄博丽城公共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具备山东省最高层次的弱电管网建设技术资质和技术水平,管网建设已达到100万孔·公里。网络建设覆盖全市,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山东广电等国有大型企业战略合作供应商,与各大运营商有着近20年的合作经历,与淄博市人民政府以及所属地方政府签署了长期的合作协议。集团下属的山东联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具备甲级电力设计资质的民营企业。电力设计与施工、电力工程建设业务已延伸至河北、江苏、贵州,覆盖淄博、东营、泰安、滨州、潍坊、青岛等地。所成立的山东联能电力设计研究院被民政部门评为4A级中国社会组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11项。2014年被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特殊贡献奖”和科技创新奖企业。2015年已在青岛成立分公司。2018年在北京成立分公司,与各大设计院和国家电网等国有大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集团业务辐射全国。
电力工程企业日益呈现出 “互联网” 、“大数据”等数字化、智能化属性。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电力施工日益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国顺宏基集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建设是国顺宏基集团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重要的管理课题:
一是监管力度不强。在电力建设管控过程中,庞大的电力工程建设人员的存在和电力工程建设地点的复杂性对监管强度和监管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二是传统的监管手段无法适应现代工程建设的发展。在电力施工工地上存在着设备分散、工程作业流程众多,分工琐碎的特点,传统的人工监管和纸质记录等形式过于落后,无法对电力工地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管。
三是现场施工管控的智能化水平不高。在现场管理方面,所采用的技术管控手段不足,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价值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被忽视,存在着技术应用不足的问题。
本次,国顺宏基集团运用建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云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方式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工作交流和工程管控,从而对工程项目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解决方案:
(1)利用建文智慧工地云平台(营造令)提供实时化的感知数据。以智慧工地为基础的现场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对基建工地的各项数据和项目施工信息,进行实时化的处理,使之在管理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现。通过实时化的感知数据,对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安全程度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排除电力项目的安全隐患,及时调整项目实施方案,规范电力项目的施工流程。实时化的数据录入与传输,有利于电力目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场地空间,有利于管理人员感知高危环节的存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也有利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从而进行绿色施工。
(2)利用建文工程云平台(营造令)为项目工作人员提供智慧化的服务平台。以建文智慧工地为技术支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对复杂的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人员管控,通过人脸录入和指纹录入等形式对施工人员进行智能管理,以智慧化的服务平台来代替传统的人力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范围扩大,有利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层通过通信设备及时把握现场施工状况,同时能通过可视化的技术应用以及大数据的分析状况有效调整工程进度,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对工程造价进行精细化调整和精准化管理。
(3)利用建文智慧工地打造透明化的远程监管平台。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智慧工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数据平台能够感知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要素的构成变化,对项目工地进行可视化监控,从而丰富监控手段。建文智慧施工的存在,有利于不同级别的管理部门对电力项目进行及时监控和远程管理。①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远程管理,根据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和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操作到通过可视化的智慧工地监管模式进行远程检查。②对文明施工的在线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已经通过对建文平台数据的分析,对电力施工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落实相关的电力工程施工制度和管理制度。③通过远程监控,让更多的专业管理人员参与进来,能够对一线施工现场有充分了解,对电力项目施工进行专业考察。
(4)利用建文电力工程云平台(营造令),构造科学分析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建文软件的云计算模式和大数据分析模式等可以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有效地进行使用,从而实现对项目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在电力工程的项目分析以及重大决策方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平台进行智能操作,从而对项目施工的异常行为和异常操作等进行更好的识别,以及对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有效分析,并且对项目施工的发展走向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对电力基建的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更具统计学价值,有利于管理人员依托该平台进行项目调整。
应用价值:
建文智慧工地是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的智慧化手段,在电力施工管控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结合电网工程的建筑特点进行全面管理。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BIM技术,但是该技术在电力施工管控中存在着一定的应用困境,无法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相适应。电网工程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的主要区别在于电网工程的整体建筑规模较小,以单体建筑为主,主要的建设内容是固定的建筑物和复杂的电气设备。电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负责对项目的全面管控,因此,电网项目有着比传统的建筑项目更高的管控要求。智慧工地具有针对性,更加适应电力基建的工地管理。
(2)有利于电力基建项目的现代化管控。当前的电力工程项目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建文智慧工地的出现以及实际应用有利于电基建管控向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建文智慧工地的应用有利于在工地上进行实景化管理,在施工人员方面进行智能化管理,在电力项目施工方面进行三维可视化管理,从而打造更符合电力基建项目发展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有效提升电力工程的现场管理效果。
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这样的未来场景:未来的电力工程项目,不是拿一堆图纸,而是直接把所有数据植入建文电力工程云平台,数据、规范、交验标准一目了然,甚至现场的状态和真实情况都能在平台中实时互动;这将是建文软件的光荣与梦想!